《忆杨振华教授》

王金生

 

    一张小小的卡片让我终生受益,一张小小的卡片令我终生难忘。小卡片会让我想起一位尊敬的老师,我永远怀念的恩师。 春蚕到死絲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他至死絲未尽,生命之火炬永不熄灭,他的铮铮硬骨永远地挺立在华西医学圣殿上, 关注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华西学子在钟楼下茁壮成长。

    他就是我国医学大师,华西学术泰斗,四川医学院胸外科开创者, 医学博士楊振华教授。一位善良,正直,和蔼,可亲,慈祥,人格魅力超群,广受华西师生敬仰,爱戴的教授!

    正是因为一张小小的卡片, 让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这位令人景仰的教授。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我考进川医不久,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 我和班上光曦同学成了好朋友。当年光曦是学院足球代表队队员,我是学院兰球代表队队员,下午经常在运动埸上参加训练和比赛。 光曦家离一广場很近,有时锻炼结束,我们就到光曦家休息片刻,然后再回到学院这边宿舍,吃晚饭,上晚自习。

    有一次在光曦家休息,我看见杨振华教授在用英文书写一些小卡片, 就好奇地问到:“杨老师,您在写什么?”他抬起头,微笑着亲切地告诉我,“这是文献卡片。”然后又简明扼要给我讲了文献卡片的收集,整理,保存, 使用的知识。还告诉我:“掌握好这种方法对做学问大有好处,是一种积累知识的基本功。”

    六十年代初,经济,物资匮乏,我没有钱去购买文献卡片。 刚开始我找了些比较好的笔记本纸,按照文献卡的大小和格式裁成卡片。写完后放到书桌抽屉的盒子里。 从那时起到文化大革命停课止,我已收藏了近千张资料文献卡。

    经过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 我被分配到三线山区城市的一个市级医院,开始了我的医师生涯。对楊老师教我的这个学习方法已经驾轻就熟,收益颇丰。没过几年, 这个医院第一篇发表在全国医学专业杂志上的论文在我手中诞生了。当收到编辑部汇来的稿酬时,同事和朋友们纷纷向我表示祝贺,为我高兴, 不仅是122元的稿费相当于当时一个住院医生三个月的工资,令人羡慕。更多的是让我们有了成就感,让人欢喜雀跃! 之所以取得了这一点成绩,与楊老师的亲切教导和我持之以恒,收集整理的那一抽屉文献卡片戚戚相关。这些小小的卡片功不可没。 每当我在图书室或灯下阅读资料,收集整理卡片时,眼前总会浮现出当年楊老师那慈祥,微笑的面容,耳边似乎又听到了恩师那亲切教誨的声音。

    时光荏苒,半个世纪过去了。 我也由一名医学生顺利成长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医学教授,完成了一个医科学子的蝶变。每当此时, 我便会情不自禁的怀念母校华西的教授和老师们,尤其是我的恩师杨振华教授。更加怀念那时的师生情, 是那样亲密无间,那样纯洁自然,无拘无束,打成一片,教学时是师生,运动场上是兄弟,生活中是慈父, 巡回医疗中是战友……华西老师把我们引进了医学圣殿,华西老师为我们开啟了医学知识的大门。 正因为华西有像恩师这样胸中有大爱,心中存善良的老师,才铸就了华西老教授们的人格魅力!

    一张小卡片改变了我的人生,一张小卡片让我永远不会忘记恩师, 敬爱的楊振华教授。楊老师,学生永远怀念您!

       

    同时感恩我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


 

              于2017年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