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医学教育事业

杨光曦

 

1930年,杨振华从华西协中毕业后考上北平燕京大学医予系, 学号为30123。燕京大学在创办十年后, 已经跃身于世界著名大学之列,学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那个时候杨振华的英语成绩还差一点点才达到学校的要求, 他就转学到苏州东吴大学。这段时期正逢“九一八”事件,日本强占中国东三省,致使大量流亡人员入关。国运当前, 杨振华参加了中国学生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请愿游行活动,学生们爬上火车到南京, 要求蒋介石出来对话,蒋介石被迫接见学生,口头答应学生们的要求。之后,因时局动乱,无法安心读书,便于1932年回到成都,转学到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继续学医。

回到华西坝后,他努力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引起了华西医学先驱、医学院院长莫尔思(Prof. William Reginald Morse)(图一)的注意。莫尔思院长亲自讲授解剖学、 普通外科学、矫治外科学。同时担任临床医疗工作。他积极地把现代医学传入中国,在当时的条件下, 艰难地开设了人体解剖学课程,承担着解剖、病理、外科骨科等多种课程的教学工作。莫尔思教学认真,要求严格, 在上解剖课时,指着尸体对学生告诫道:“他们是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帮助你们学习医学,要爱护他们, 按书上要求解剖,不可随意切割。”“在缝合时要避免粗心,给病人造成痛苦。”并亲自编写《解剖学》教材供学生使用。

图一

莫尔思早年在华西坝成立了一个以人类学研究为主兼地理学、地质学及生物学等科学在内的国际性的群众学术团体——“华西边疆研究学会”(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莫尔思自己任会长,主要成员有戴谦和(D.S.Dye)、胡祖遗(E.C.Wilford)、布礼士(A.J.Brace)等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地理学家埃德加(J.H.Edgar)被聘为荣誉会员。在莫尔思的领导下, 研究学会开辟了一条到西部民族村寨考察的旅行路线,研究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甘肃等地的人类学及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学会创刊了英文版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图二)自1922年创刊到1946 终刊,共出版1620册,刊载论文三百余篇,内容涉及到“包括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都不曾见到的资料, 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无价之宝。”该杂志是当时研究这一地区上述学科的世界性权威性刊物, 为世界各国大图书馆所收藏,在国际上的影响远大于国内。

图二

1934年杨振华被莫尔思选中, 并跟随他到四川珙县王武寨苗族村落中去,对苗族进行人类学体质考察。19351936两年莫尔思又两次 带领杨振华、白英才、于天佑三名学生深入到川西茂县、理县杂谷脑地区,进行血型及人类学考察,收集了包括成都人、 苗族、藏族、羌族的若干人的血型资料,写出了“四川人的血型研究”论文,并于1937年署名莫尔思、杨振华、 白英才在《英国人类学杂志》上首先发表,得到高度称赞。(图三、四)

图三 图四

莫尔思很欣赏杨振华,鼓励他几次参加他的人类学研究考察,希望他将来做一个解剖学教师。又教导他将来做一个又会看病, 又会教书的医生。莫尔思说,一个人一生也看不了多少病人,但如果你又是教师,那就可以收到若干倍的效果。 莫尔思的这一番话,影响了杨振华一生的医学道路。从此,他立志要终身从事医学教育事业。

1938年杨振华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同时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文凭,以及为表彰莫尔思为华西医学的贡献而设立的“莫尔思荣誉奖”的第一届“莫尔思金质奖章”。毕业后,杨振华留校任解剖系助教, 在这里他为以后做外科医生打下了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1939年杨振华到当时华西坝五大学时期的中央、齐鲁、 华西三大学联合医院当一名外科住院医师,并任五大学战时志愿救护队教员。在外科工作期间他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1942年晋升为讲师, 同时兼任联合医院副院长。这年1215日他与杨嘉良教授、 曾子耀医师在急诊手术病人胆管中取出一条活体蛔虫,这是世界胆道外科史上首次经手术证实的、有着中国及亚洲特色的胆道蛔虫病。 此后成为胆道蛔虫病的常规手术治疗法,并写成“胆道蛔虫”论文发表在美国《Annas of Surgery》杂志1946年第二期。1943年晋升为外科主 治医师,1945年晋升为外科副教授,兼任华西医院院长。

1946年获美国罗斯福总统奖学金,赴美在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 师从胸外科鼻祖亚历山大教授(Prof. John Alexandar)学习胸外科。1949年获胸外科硕士学位。 秋天杨振华、张君儒夫妇二人同去加拿大和美国东部的著名医学院校、医学中心参观考察医学教育情况及胸外科、儿科的新进展。

1950年他夫妇二人冲破层层阻力返回祖国,回到母校担任外科的医疗教学工作,准备建立胸外科 并完成了返校后的第一例肺叶切除术。

1953年杨振华参加四川省志愿援朝外科手术队,任副队长,开赴 朝鲜前线第十四前沿医院展开工作,紧张积极抢救伤员,并因陋就简自制简易医疗器材,提高工作效率, 使该兵站医院的胸部战伤抢救成功率在整个朝鲜战场上是最高的,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小型“胸科医院”。停战以后,接上级命令, 积极参加志愿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在第二基地医院举办的军医培训班,他任副主任。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学习后, 全体军医学员的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受到上级表扬。(图五)因为在朝期间工作努力、成绩突出,杨振华荣获了三等功。(图六)

图五 图六

1954年春回国后,在学校很快建立起胸外科,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战场上的胸部战伤救治工作情况。 在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下,仍然坚持胸外科的各项工作, 进行胸外科的动物手术实验。1960年开始临床心脏直视手术,但他却被排斥在外, 而被派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去带学生的临床实习。(图七)尽管如此,他仍然严格要求学生,带好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他在此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作为主编与张光儒、沈祖寔两位教授一起,完成了《急诊手册》的编辑出版工作, 使该书成为全国基层卫生工作者最受欢迎的指导工具书。

图七

1965年参加学校的巡回医疗队,在三台县农村积极为贫下中农群众服务。(图八) 工作中治愈了一名“哑巴”病孩,从而在当地享有盛誉。这年暑假他利用假期到女儿杨光瑜下乡的邻水县延胜公社, 一面看望女儿及其同学,一面又教她们一些简单的卫生医疗常识。当地的农民听说城里的“大医生”来到这里,都蜂拥而至前来求治。 杨振华很耐心地接待了每一个求治的病人,用随身携带的简单药品和银针,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当地的农民亲切地称他为“太医师”!

图八

在十年浩劫中,杨振华和其它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饱受苦难。他被关了几次“牛棚”,被迫写了无数的“坦白交待”材料。 但他坚信自己从未做过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没有害过任何人。他以燕京大学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及基督仁爱之心来鼓励自己,看待别人,宽恕他人。 后来在学校复课后,只要有机会参加教学工作,他总是忠于自己的教育思想,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1976年接受为全校中青年教师开办英语培训班的任务,他精选医学英语教材,认真负责教学。五年半时间里, 十一个班共计五百多名教师的英语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每年审改英语医学论文、论文摘要约四十余篇, 并为青年教师出国学习写推荐信,深受学生们的爱戴。1979年职 称解冻后,终于等到了迟来的教授职称。

从1981年起,杨振华开始培养研究生,其中的周清华后来成为了国内外著名的胸外科专家。

在党的十三中全会后,杨振华被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名誉, 还担任了四川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此后,从1985年起他连续应邀参加了五届国际医师防止核战争大会(IPPNW), 夫人张君儒一同与他参加了1986年以后的几届会议。他们共同访问了欧、美、亚、大洋洲众多国家, 接受各国新闻记者的采访。他俩宣传、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文化卫生事业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以及我国在反对核武器方面的政策,被外国朋友赞誉为“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在英国访问时, 他还带回来三十年代公谊会在四川活动的记录影片,回国后该片在重庆广益中学和成都华西校友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进入九十年代后,年事已高,不幸患上脑溢血,经住院治疗后好转。他在病中,仍然不忘学校的教育事务,每当学校领导到家中来看望他 时,都多次向校领导表示,在自己去世之后,要将遗体捐献给学校作医学研究之用,最后制成一付完整的骨架, 以便终身贡献给自己所钟爱的医学教育事业。

2007年4月19日,杨振华在走完了自己九十六年的人生道路后 ,与世长辞。学校根据他的遗愿,在华西钟楼旁,七十年前他曾经任教过的华西解剖大楼,举办了一个庄严、简捷的“杨振华教授遗体捐献仪式”,(图九)参加的有学校领导、 他的朋友、学生、晚辈及他治愈过的病人等。之后学校颁给了《遗体捐献接收证书》(图十)。电视台、 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

图九 图十

2012年,在华西解剖教研室专人负责的情况下,由汪贵明博士将他的骨架制作完成,(图十一) 将他和原解剖教研室主任王永贵教授的骨架,一同安放在解剖教研室陈列室内,供医学生瞻仰、学习。

这样,杨振华终身为医学教育事业服务的愿望终于得到了实现。作为华西老一辈医学教育家,他们这一代人将永远载入华西的史册, 活在华西人的心中!

杨光曦 2013.7.9.

 

往事如烟 人物掌故 岁月留痕 趣闻轶事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