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幼章后代访华西

 

2014331日这天,张颖明老师陪着文幼章先生的外孙夫妇Brian and Cynthia Cook和他的岳父Ray Whithhead三人,漫步在人民南路三段的路上,向他们介绍华西坝的老故事时,我正好路过这里(图1)。

 

见此情况,我上前去和张老师打招呼。他见我过来,就向三位客人介绍说,这是原华西协和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张凌高的外孙,他的父亲就是杨振华。这时我也对他们说,我父母和文幼章先生都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了,七、八十年代文幼章几次回成都访问华西坝时,他们都十分高兴地重逢过(图2)。

 

听我这么说后,他们很高兴地与我握手。其实在2008年,我就与回到华西坝的文幼章儿子文忠志先生等人会见过,他用地道的成都话和我交谈,还在我带去的《文幼章传》扉页上题字。(图3

 

据张老师介绍,Ray原来在香港的大学和南京神学院教过书,会说一口流利的粤语,但是说普通话就没那么流畅了。我说,我知道南京神学院,早年司徒雷登就是在这所大学教书的,后来他北上到了北平,创建了后来著名的燕京大学。张老师说,司徒雷登那就早得多了,这位Ray现在才八十多岁,比司徒雷登要晚了很多,他们肯定是没有见过面。张老师说,我请了金老师也过来向他们介绍华西坝的情况,等一会儿他就过来。他又问我,他们想参观口腔博物馆,你知不知道博物馆的情况?我说,这个博物馆我也知道,曾经有客人去参观过,但是我却从来都没有碰到它开放的机会,可能参观不了。他问,博物馆在哪里,怎么可以过去。我说这个博物馆叫“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它就在华西口腔医院大楼的背面,要去的话,可以从口腔医院大门进去后,顺着大门右边的路一直走进去就可以到达。因为没有开放,所以他们也就没有过去看。

 

大家一同进了学校西校门,走在校中路上。在校中路和校西路的十字路口上,我指着北边远处的一座楼房对他们说,那座楼房就是口腔博物馆,原来是一座很好的小洋楼,前几年被拆除掉,修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因为还有事要去办,就向他们告辞走了。

 

等我办完事情走回到校中路时,见他们还在路上慢慢地往回走,我又过去与他们同行。这时金老师已经与他们在一起了,并带他们看了正在维修的加拿大学校,也就是弟弟学校,和第八教学楼。说弟弟学校如今是卫生学院办公楼,最早它只有两层楼,后来加成三层楼房的。八楼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办公楼,原来叫医牙科楼,而且只有东西两侧各自独立的两座楼房,东楼是医科楼,西楼是牙科楼。1928年获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赠款后,在两楼之间加修楼体,从而将东西两侧楼连为一体,成为现在的这个整体大楼。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成都时,东侧医科楼曾经被炸坏过。金老师已经带着他们进楼参观过了。

 

我们通过校园里的地下通道来到校园东区,向他们介绍了这边的几座主要大楼,比如:怀德堂、赫斐院、五楼等。由于原华西协和大学的会计师苏维廉是文幼章的女婿,他们很希望去看一下苏木匠的旧居。于是我们先来到钟楼附近,向他们介绍钟楼及周边的几座大楼。从前的生物楼现在是解剖楼,我父亲捐赠的骨架就保存在里边。化学楼是抗战五大学时期修建的,为了纪念被害的原化学系主任苏道璞博士,该楼被命名为苏道璞纪念馆,我又给他们看了苏道璞的照片。六楼则是1958年成都市修建人民南路时,被拆除的万德门移建在钟楼东侧的,与原貌有所改变。

 

然后通过荷花池到校长居,我说,我家在这里居住了近二十年时间,我就是出生在这里的。原来旁边的二号院是苏木匠的家,与我家是邻居。当年我母亲患病卧床休息的时候,苏木匠特地为我母亲制作了一张在床上使用的小木桌,可用来看书、吃饭。这张小桌子一直保存在我家。他们问道,这桌子后来还在用吗?我说,我父亲最后几年卧病在床时,都一直在用它。他们对此很感兴趣。

 

过了校长居,走了几步就来到了苏木匠家的旧居,二号小楼房。由于从来就没有进行过维修,这座小楼房现在显得比较破旧。他们只好在外面看了看,照了照相。

 

我告诉他们,旁边的华西附二医院办公大楼里面,有我母亲等人的照片,有文字简介,可以去看看,他们也很有兴趣。在大厅里,我请保安人员开了灯。他们看到了母亲的照片和简介,了解到她是华西儿科的创建人之一,并对我竖起大拇指,又照了相。我又介绍另一边的乐以成的照片说,她就是华西协和大学毕业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妇产科知名专家。她和我母亲是很好的朋友,他们那一代人都是华西坝上的精英人物,为华西大学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时一位女工作人员过来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问她是做什么工作的?她说,她是附二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我说,正好,这三位加拿大友人是原来在华西坝上工作过多年的文幼章先生的后代,这次来华西坝看看他们家前辈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那位女士是文幼章的孙媳妇,是一位妇儿保健方面的医生。她有个愿望,希望和这边的妇儿保健工作人员交流一下,你看一没有可能。于是她马上前去与Cynthia说,这件事要等她向院长汇报以后,如果院长有可能,有时间的话,她可以通知你们过来座谈交流。她和张老师互相留下了电话,说如果有可能的话,将会安排在周五下午进行。

 

从附二院大楼出来后,我们到老图书馆的百年华西医学展览,在这里我们向他们介绍了百年华西的成长发展史。在这里他们见到了文幼章的照片,显得格外兴奋。我也向他们介绍了我家前辈们的情况,外祖父张凌高担任校长职务的大部份时期,是在国家最为危机的抗日战争之中,他以大公无私的胸怀迎进了从沦陷区流亡来的兄弟院校,在这里不分主客,大家共同为危难之际的中华民族的高等教育事业出力,开创了华西坝辉煌的五大学联合办学时期。

 

说到我父亲杨振华时,父亲在生前就说到,去世后要将遗体捐献给学校,进行医学研究,解剖后最终制成完整骨架,实现他终身进行医学教育事业的愿望。他们很钦佩我父亲的作法,说他是一个让人们值得永远怀念的人。

 

在与我们告别的时候,他们表示通过在这里的参观,了解了外祖父文幼章曾经工作生活的华西坝上很多历史和故事,对这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访华西坝。

 

 

 

杨光曦    20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