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敬重的凌昌华老师

林代诚

凌昌华老师,中共党员(文革前入党)于1941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医科,后在存仁医院耳鼻喉科工作。医、教造诣高深,医院将彭吉人、凌昌华及沈祖寔各以专家金字招牌挂于医院底楼醒目处。

凌昌华毕业照片    凌昌华家人提供

 

林代诚      凌昌华        林映荷提供

 

凌昌华老师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谦和待人,受到全院人员尊敬。在解放前夕,被选为院长(无助手),他与全院工作人员一道参加护院、迎接和平解放。后管理医院,使医院正常运转,病人多,较四圣祠医院收入也多,保证了职工的薪金收入。虽为院长未私自进人及蒙取非义之财。在三反五反工作组进住医院时,指任他为组长,与工作组的副组长领导全院员工及工作组成员开展工作,胜利地完成运动目标。

1955年后与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合并,免去院长职务,存仁医院消失,成为川医耳鼻喉科。

刚解放,政府为了治理全国缺医少药的局面,加强医生的培训,我院承办了眼耳鼻喉科医专班(53年毕业,55年毕业),医本专(56年毕业)及医科、牙科和卫生系等五年制本科的讲课及临床实习课。当时我科连我共五人,我与凌老师分担鼻科的讲授,当时没有中文书籍,自编写讲义。他治学严谨,在编写讲义时一丝不苟,参阅大量专业外文书籍及杂志,结合自身经验,逐字考虑,反复修改始成文。对临床实习,难点颇多!本科器官孔小而洞深,要光线照明,单目视力,光线及器械操作均要在同一线上,同时操作时要求远近视角要十分准确,才能完成诊治任务。老师讲解检查法及手术操作过程时,观察同学的操作方法。并先要同学间彼此检查,细看图表、石膏及尸头模型等,他在一旁指导,因此学生很快就熟悉了检查法。他主张学以致用,不仅要有理论,而是学了就能用。大家都同意此看法。医专班先后毕业100多人,分配到全国各地,京、津、沪及边远省、自治区共13处,其余分配在省、市、专县。由于专科理论扎实,掌握了常见病的手术操作技能,分配进入所在单位后,立即能开展工作,受到全国兄弟院、校的好评。他在临床上也有建树:1961年开展了内耳开窗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科室建设也取得较好的成绩,购置先进设备,如耳鼓膜显微镜,耳部手术显微镜、电测听机及支气管镜及电钻等以提高诊治手段,支持新生事物的发展等。

不幸的事,在1973年春、凌昌华老师英年病逝,才近60岁,受到院领导的重视,全院员工在八教学楼举行了首次追悼会,派我在大会上致悼词,在悲伤的环境下,我热泪盈眶地简述了他为人处事的修养,管理医院科室的方法及贡献,教学医疗的成就,急病人的所急的表现,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医生,我失去了一位好老师。不少的参会者含泪而悲。短短的十多分钟表达我对老师的尊敬,不断地学习老师的优点。当时全场鸦雀无声,听我倾诉,无不感动。

华西医院耳鼻喉科 林代诚 2012年院庆

文章由林映荷提供 2022年10月21日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