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印迹

     ——老华西评述

华西协合大学建于1910年,到2000年的九十年中,虽几易其名,但一直保持了独立办学。世事的变迁,认识的差异,多年来对私立时期的史绩有不同的评价是正常的。在21世纪的今天,拓宽视野,从已发掘的资料中也许可以作一种猜测:在中国变法图强、兴学救国、振兴中华的背景下,她是华西地区新式教育的先躯之一,是灿烂的中华文明,尤其是根植于“天府之国”的巴蜀文化与西方近代优秀文化交融的产物;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育英才,参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伟大变革中,她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

一、在荜路蓝缕中融贯西中。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之迅速完成和近代大学的普遍建立,西方的文明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高度;与此同时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基督教在西方得到了新生,大学中蓬蓬勃勃的开展“基督教志愿者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大学毕业生。他们怀着巨大的热情,志愿到世界各地传播“天国”的理想,神秘而古老的中国成了他们注意的中心。而此时的中国虽然资本主义早在明末已经萌芽,但受封建专制主义的桎梗,在蒸汽机的马达轰鸣于欧洲的时候,依旧沉浸在“天朝”大国的“万岁”声中;远离“天朝”的四川,交通闭塞,又战乱频繁,经济残破,文化式微,思想界万马齐喑。在这种背景下,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建者所带来的西方现代科技及中西文化交融在我国历史上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部的发展史上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860年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西方传教士获得了在中国各地游历、购置财产和建设用于传教建筑物等权力,基督教便广泛地进入了四川。1876年后已有英、美、加、德、澳、挪等国30多个基督教差会,美以美会、公谊会、美国浸礼会、圣公会、加拿大监理会相继建立了传教点,1892年的启尔德等开始在成都建立医院。到1900年,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传教士和医生有254人。1910年全川共有外侨789人,他们和内地会开办中小学42所,学生达1070人。创办大学已成了现实的需要。(图片:清末在成都传教的公谊会部分传教士)

在变法维新的推动下,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推行“办学校”的新政,中国文化发生了划时代的转变,这也为传教士们发展西式学校提供了最好的机会。1905年,由七个差会所组成的华西差会顾问部指定中小学教育委员会对华西所有教会教育进行规划,随后成立了华西教育协会和着手筹建华西协合大学。

 

其实早在1904年美、英、加拿大三国基督教会的美以美会、浸礼会、英美会、公谊会(圣公会于1918年加入)四个差会负责人经过协商,拟定了创办“华西协合大学”的计划草案。1905429日各差会顾问部讨论通过了计划草案,11月顾问部决定成立“华西协合大学临时管理部”负责筹建工作,1907年开始在现今的校址上修建校舍。1909 年开办了附属“华西协合中学”。经过艰难的协调,采取了“牛津体制”,解决了各教会与学校的关系,取得了各教会对大学的支持。学校于1910311日在不铺张渲染的情况下开学了。最初设文、理两科,1913年设了道科,同时附设了一所中级的“华西协合神道学校”,1914年成立了医科,1917年设立了牙科,1918年开设了教育科。1924年开始招收女生。(图片:1914年校董会与四川政府官员合影,董事会主席高基尔(1排左2)、书记启尔德(1排右)、副校长嘉尔生与四川省长陈奂(1排左3)、总督胡景依(1排右2)等摄于1924年华美学舍落成典礼。及陶维斯兄弟)

华西协合大学早期在传播现代科技和中西文化交融的主要建树是:

1、参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的早期创建者,一方面是基督教来华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是热心现代科技的传播者。因此他们为学校制定的基本宗旨是“借助教育为手段以促进基督事业”。规定“本大学之目的拟在中国西部于基督主办之下,以高等教育为手段促进天国的发展”。“(a)为与华西各差会有关系的中国或其它国家人士提供教育设施,使他们能立足于当代受过教育的各阶层之间;(b)为所有其它阶层青年提供受教育的手段。”华大筹办人之一,当时大学理事部的书记客士伦曾对此解释说:这个大学是要发展为一个最完备的高等学府,使西部各省的学生不必远到外国去留学,就可以学得他们所需要的任何科学。这些学科都将在这所大学里面被基督精神所渗透,人们将受到这高尚理想的灌输。学校十分注重“发展科学研究和工业培训、医学教育,甚至牙科和公共卫生等”。而且与沿海教会大学不同的是学校以汉语为教学的基本语言;学校的组织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管理、教材选用等都采用当时英美较为先进的水平。文科有哲学、教育、英文、西洋史、综合文科五系;理科有生物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四系。课程包括了西文、宗教知识和基础科技知识,也安排了中文、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对中、外语文的教学要求高,实验技能的训练也很严格。这在当时中国新学刚起步的情况下是相当先进的,也反映创建者不排斥中国文化,而且着力推行中西融汇的愿望。(图片:老校门及客士伦照)

第一班学生11名,是由华西协中的100多名学生中选录来的。1925年毕业时只剩下胡海云和吴树成两人。11人和两人确实区区小数,对上万学生的大学是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建者来说,开学是既激动又紧张,他们意识到,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正在发生。激昂的热情、巨大的希望和对未来的信心弥补了所有的缺陷。在向董事会的报告中,他们“请求上帝恩赐,它将永远存在下去。”毕业的2人,毕竟是华大严格的教学和试验所“雕琢”的成品,是华大希望的象征。(图片:胡海云与吴树成)

 

 

为了使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有较大的竞争力,学校1922年争取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颁发了一 个临时性的特许状,华大在把考试成绩送到纽约复核后,同意向华大毕业生授予学位。1934年得到了正式特许状,明确赋予了向华西大学授予文学学士(B.A)理学学士(B.S),药学学士(B,S.Pharmacy)和医牙博士(M.D)和神学博士(D.D.S)的证书(如图)。1938年华西协合大学向美国医学考试委员会全国协会(the Nationl Board of Medical Examiners of America)提出申请,允许该校的学生参加该协会的考试。这就意味着华大医学毕业生的文凭在美国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承认。这种认可,使学校得到了国际承认,跻身入西方高等教育之列,也激励了华西协合大学的信心,开辟了新的筹资渠道,给予大学生们出国,可到西方所认同的地方深造,并随之享有一定的威望,为更广泛的中外合作奠定了基础。

 

 

2、引进新医学教育,成了四川新医学高等教育的肇端。华大的医科是在预科生毕业和成都教会医院(1892年启尔德在建立了四圣祠男医院;1894年甘来德建立陕西街诊所后称存仁医院;1896年启希贤建立了惜字宫仁济女医院)的基础上1914年创办,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到1920年有刘月亭、李义铭、胡承先、颜相和四个毕业生。所有课程全部按照美国医学院联合会所规定的美国、加拿大医学院所使用的普通A级标准。(图片:客士伦及启尔德夫妇与四圣祠医院员工)      

 

牙科是1907年来华的林则博士先后得到了唐茂森、吉士道等人的支持下,1917年在赫斐院建立的,是中国最早的牙科系。林则确定的“教育方针和教程是站在西方牙医学校前面的。我们替中国建立了近代化牙医教育的基础。以第一流牙医教育为目的,成为一个示范中心,毕业生可以和美、加各国的牙医毕业生在进修上竞争。”开始,他从医科三年级中说服了黄天启转学到牙科,1921年毕业。医科的建立使新医学在四川扎下了根基,并为华西各地的医学事业起了奠基作用;牙科则对全国建立牙医学起了先导作用,后来还接收了美国、东南亚、香港地区的学生。医牙科是社会影响最大的两个专业。(图片:年青的林则;唐茂森在指导黄天启)

3、  西部妇女高等教育的先河。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桎梏下,妇女被剥夺了 受教育的权利,在四川也尚没有接收女子入学的高校,少数要上大学的妇女只有到省外去。早在1908年华大临时委员会就收到了差会计划在华大附近筹建女子学院的设想,几经反复的协商,1922年校董会才有保留地批准女子进入华西协合大学。192497日,笑容可掬的毕启校长,在办公楼迎接了新入学的8名女生(如上图),她们一下成了西部历史性的人物,华大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开创了男女合校的先河。随后女子高等教育显示了光明的前景,1929年有5名女生毕业,1932年乐以成获得第一个女子医学博士学位。在十年后,女子占了学生的三分之一,甚至还有来自朝鲜、俄国及美国的学生。她在四川提高妇女的地位,推动妇女为社会服务上是有历史贡献的。

4、  中西人才共济一堂,中西文化兼容并蓄。授课教师一方面选拔美国、欧洲大学同等合格的人才。医牙的创办人启尔德、启希贤、莫尔思、林则、唐茂森、吉士道及其他科的创办人都是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来华的。文科最初的中文由吴忠儒担任,另一方面创建者尊重中国文化,从当时四川中国文化的代表中选拔教师。如清进士、经学大师廖平,清拔贡刘豫波,翰林文龙,举人、纯儒龚道耕,内阁中书、古典文学家林山腴等;1920年后就从本校优秀的毕业生中选拔教师,并逐步形成了一批现代科技的骨干。诗人流沙河感慨地说:这里有一张照片,我万分万分的感动,第一任华西协合大学的校长,照相的时候,站到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而最前面的一排,站的是当时成都的五老七贤:最古老文化最守旧的代表人物,说明了他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图片:毕启与成都的老学究们)

5、  独具特色的校园建筑至今留下了这个时期融汇中西的经典杰作,使华西坝独具传承经典,面向未来的现代文化氛围。“早在1912年,托事部就宣布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公开竞争华大的建筑设计方案,提出关于行政大楼、图书馆、礼堂和医学院的设计草图,医学院是由一些用于教学、护士培训和病理实验的建筑物所组成。19121118日托事部选择了由弗列特·荣杜易(Fred  Rowntree),一个英国伦敦人所提交的方案。荣杜易先生的设计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许多最精华部分,其结果使整个校园形成一个统一与和谐的风格,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感到满意。应托事部的邀请,1913年春季,荣 杜易来到建筑工地上留过了许多日子。一位在中国有数年经历的建筑师李克忠(Mr.Raymond Ricker)成为华大建筑的主管。出于某种需要,华大校园的建筑没有完全地依照荣特易的最初设计来完成,但是遵照了中国人人关于整齐、平衡和对称的原则,一幢建筑物相配对的另一幢建筑物都与中轴点处于相等的距离。这种华丽的中式大学建筑式样,使得华大在中国众多院校之中独一无二的,别具风格。在采用与中国传统建筑物相应的大学建筑物样式上,托事部所倡导的类型为中国其他大学起到先导的作用。”它受中外人士喜欢是一方面它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意在重视中国文化,缓解当地民众的文化抵触情绪,成为沟通东西文化之象征;另一方面它采用了英国大学为创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喜欢以中世纪的建筑式样,体现悠久文化传统的空间视觉氛围的思路,不过这里将中世纪的建筑换成了中国的古典建筑。(图片:早期的规划地图)

现在完好保存下来的有:怀德堂(办公楼)1915-1919年建,由美国纽约罗恩甫为纪念白槐氏捐建;合德堂(赫斐院,现第四教学楼)1915-1920年,由加美道会为纪念最早到西南传教的赫斐氏捐建;万德堂(明德宿舍,经迁移改建后的现第六教学楼)1920年,美浸礼会万德夫妇捐建;嘉德堂(现第一教学楼)1924年,美国夏威夷嘉热尔顿兄弟捐建;雅德堂(广益宿舍)1925年,英国公谊会亚兴氏捐建;懋德堂(老图书馆)1926年,美国赖孟德氏为纪念其子捐建;钟楼,1926年,美国柯里氏捐建(五十代初改建过);中学礼堂,1927年由重庆刘子如捐建,现在教育学院;教育学院,1928年,东头为英国嘉弟伯氏捐建;医牙楼(现第八教学楼)1928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道会捐建。(图片:事务所、赫斐院和钟楼)

   

设计者精心选择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建筑的外部特征,就地取材,采用了统一的青砖青瓦,清一色的大屋顶,配以大红柱和大红封屋檐板,形成了和谐的空间效果;屋脊飞檐上皆点缀以脊兽、龙凤等精美装饰。而单体建筑,或雅趣盎然,或细致精巧,或沉稳劲健,或婀娜多姿,又内部实用,处处展现了中国古典和西方建筑结合的魅力。

随后华西坝形成了钟楼映月、小桥流水、柳塘压雪、林木葱茏、绿草如荫、百卉争艳、鸟语花香的传承古典、融合自然的现代都市环境,为古老的成都人开辟了新的视野。

6、开创多渠道筹资的办学体制。

 中国办学向来只有私立、公立两类。华大一开始就开创了“牛津”体制,明确了几个教会的合作投资关系; 随后争取了更广阔的捐资助学,立案后又争取了中国政府的补贴。1947年学校经费十分困难之时,组织了募集基金委员会, 向师生职工、校友、校董及各界人士募捐,募得国帀844039868元,美金1847元,加帀100元,刘文辉捐国帀10亿元修 建乡建楼,校友高慎仪兄妹捐赠土地302亩。在筹措中毕启、张凌高、方叔轩、蓝天鹤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毕启,他首先向国民政府总统袁世凯、四川总督胡景伊、民政长陈迁杰等募得数千大洋后,以此为宣传,多次返回美国募捐。许多个人捐款多用于学校永久性的建筑。这种多渠道筹资一直坚持到1950年国家全额投资为止。

 7、发掘文化遗产,开展体育艺术活动,创造融贯古今的教育氛围。

华西协合大学1914年由戴谦和在四川是首创建立博物部,1932年正式建馆,葛维汉任馆长,含盖考古、自然历史、医牙三大博物,开中国高校博物馆的先河。发掘、收藏有华西地区最大的石器群,包括来自藏区、甘肃姚山的收藏物,诉说了“第四河世纪文化人类学的故事,以及有关中国西部边疆的历史和史前史故事”。最有价值的是北京周口店中国 猿人时代的兽犬骨化石、猿人食余的草实外壳化石。出版了《广汉发掘之初步报告》,初揭示了三星堆文化。1922年成立由莫尔思主持的华西边疆研究会,向国内外发行出版的《华西边疆学会杂志》(如图)被外国人称为无价之宝,“包括的东西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找到,并且照亮了这个世界上的人知道不多的地方”该杂志早在1925年就有九寨沟、黄龙寺的考察文章。

早期的初建者也给成都带来西方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体育、艺术的陶醉。

客士伦夫人在日记中写道“190910月6日,我们大院里举行了首场网球赛。”在早年,华大的教学要求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时,衣着长衫的大学生们是排成一个圆圈由一位向另一位踢或扔篮球。喜爱体育运动的传教士进一步开始在中学和大学教授学生时,情况也是如此。在丁克生(Dr.Frank.Dickinson)、詹尚华 (A,E.Johnes)、白明道(P,M.Bayne)和布礼士(A,J.Brace)这些人的指导下,篮球、足球及田径等西方运动项目被引进四川,并且很快流行开来,1925年在四川省体育运动会上,华大学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图片:华西女子足球队)

1914年‘在没有正式组织音乐班级时,华大的学生和中学的男孩们已经自发组织起一个音乐协会,并且相当热衷于这项事业。’1917年,美以美会的戈尔伯特先生为师生们成立一个‘格里俱乐部’用于演唱三、四声部合唱。1925年,华大成立了一个音乐委员会,以培育西方和中国类似种类音乐的不同分支。1930年成立美术系,分音乐和美术两组。选课人数迅速增加,每年皆有演出和展览。在农艺系良种养殖场东侧建有琴房,供爱好者练琴练唱,留下了“对牛弹琴”的笑谈。

   二、在碰撞中融汇中西,实现大学中国化。

中国历来不是一个宗教国家,对外来教会的传教通常有抵触。1911年的辛亥革命及随之而来新文化运动,大大地激发起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觉悟,20年代全国掀起了“非宗教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高潮;加之民众普遍认为传教士是伴随着西方的军事入侵而来的,一遇事端便群情激愤。尽管1913年四川总督胡景伊颂令“敢以一言介绍于世”,大总统袁世凯亦颁令嘉奖,并捐4000大洋以支持。但两种文化的严重碰撞与冲突对华西协合大学也在所难免。(图片:陈景伊令和袁世凯的嘉奖)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成都各界人民积极响应,华大爱国学生也参加了,并提出收回华大教育权,第一次组成了退学团,迫使托事部19259月做出决议,声明大学将以基督教的名义服务于中国人民,实际上很快地成为一所纯粹的中国基督教大学,属于中国教会和由中国人任教、管理及资助的大学。 赞成理事部开始推动改革的办法:(1)在政府立案;(2)服从政府条件;(3)着重中国文学及历史;(4)稳步增加中国人在教职员和理事部中的比例。但未能得到各教会的完全同意,未付诸行动;1926年发生了全震惊的四川万县“九·五”惨案,华大学生又和成都人民一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英帝国主义的运动,对校长的压制言行进行了驳斥,第二次组成退学团,退学生160余人,达全校学生之半;退学风潮带动了中国教职工罢教罢工,迫使校长认错,允许改进校政后才重新 开学。11月理事部决定申请立案。192710月正式向省教育厅呈文立案。192819日省教育厅“准于先行备案”。(如图)19293月毕启校长向大学理事部呈送按教育部规定的设立临时校董会及章程,未获批准,副校长张凌高被迫辞职,又激起了学生的激烈反对。1930年夏学校未经市府批准自行建立围墙,市民和学生又掀起了群众斗争,并组成了接管华大委员会,积极准备收回华大教育主权,使学校信誉大降,入学生锐减。经过这许多的碰撞,学校当局迫于适时图存,再次将修改后的章程送董事部,要求将立案问题交大学理事部全权处理。1931年经董事部同意后,成立了临时校董会,推举张凌高为校长,经教育部派人视察,学校派中文系第一任主任程芝轩去南京报告并具体办理,1933923日终于经教育部批复“准于立案”。11月全校召开了庆祝大会。自此华西协合大学开始了中国化的新篇章,并为她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图片:庆祝立案演出的“少奶奶的扇子”)

1、校政管理的中国化。原校长毕启、副校长宋道明改为校务长和副校务长,推举张凌高为校长;校部中教务、事务、文牍、分别由方叔轩、费宗之、程芝轩担任,男生指导部主任由张凌高兼任。会计、体育、卫生、产业、女生指导部由外籍人员担任;最高决策机构校理事部改为校务委员会,由校长、校务长、各院长、系主任及教授代表若干人组成,校长为主席;校董会由协会团体教会、差会、本校毕业同学会代表、特约会员等组成,主要任务是:“对各学院、各学系负财务上责任,保持其现状及以后的发展与设施”;“有与纽约托事部或华西教会商定捐献及派遣教职员之权”;“有选举校长及改选校长之权”等等。1933年由30人组成,中国人占了多数;原设于纽约的董事部改托事部,主要担负从国外筹募经费和办学决策的任务,在华大任命一位外籍人作校务长,负责联系工作。但是,由于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国外,托事部和校务长对学校仍保留了很大的控制权。

2、办学宗旨适应中国社会的专业化。华大最初的宗旨是“于基督教主办之下,以高等教育为手段促进天国的发展。”1927年改为“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高尚品格,增进人类幸福为目的”;1933年改为“以博爱牺牲服务之精神,培养高尚品格,教授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适用社会需要。”1936年面临日本的侵略又增加了“创造将来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内容;适时改变了对学生的训育内容,张凌高提出“学校教育的统一思想是孙中山的遗教: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校训是:仁智,忠勇,清慎,勤和。并采取许多措施予以强化;校歌也一改再改,从宣扬教会,转到刘豫波的强调校园美好、科学重要,闭门读书,再到林山腴的“欧亚交通文轨新同”,“东方有圣西方圣,大道一凿堪通”,“石室流风未沫,西来意企文翁”,强调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卓育英才。校长毕启1933年在报告中也说“我们希望,一个基督教大学生,他献身和忠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会做得更好。在混乱时期,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屏障,挡住对传统价值无情和肤浅的破坏与抛弃。”

3、大学教育与宗教分离,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份量,学科专业的重大调整与发展。

1927年在向省政府教育 厅呈报立案中就已明确取消道科专业,将原来的道科专业和附设的“华西协合神道学校”从大学中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与华大在体制上没有隶属关系的“华西协合神学院”;原来大学生必修的宗教课改为选修课;取消教育科形成的一套独立体系,原华西教会所属的中、小学一律服从我国政府教育行政机构的管理,教育系仍回文学院内,校内只保留实验功能的中、小学。

为正式立案时,按照教育部大学组织法大学至少要有三个学院的规定,1929年将医科和牙科合并为医学院,下面再分医科和牙医学,设了14个学系(教研室)和专业英文系组织教学,预科一年,正科六年,第六年为实习。19271928年建立了检验技术专修科,及眼耳鼻喉专科 医院,是国内开设这些专科的先列。

在调整中特别注重了充实文学院。1931年教育科与文科合并,筹建文学院,1932年正式成立,院长费尔朴。下设中国文学系、教育系、外文系、社会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美术系等。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皆以中国传统文化及服务中国社会为主要内容。中国文学系其宗旨是“发扬中国固有学术,兼收罗古物评确考证,贡献于海内外”,其课程如专经、专史、诸子文集、史传文、修辞学、古近体诗、词曲等。所聘教师皆是当时四川传统文化 、非宗教的学者名流如程芝轩、林山腴、龚向农、钟稚琚、祝屺怀、李培甫、庞石帚、闻在宥等;成都著名的五老七贤也继续聘来兼职授课。社会系强调“研究之学程尽量适应中国三种特别需要为标准,一是社会化之良好,培养公民与社会建设事业之领袖人才;二是科学化之社会工作;三是科学化之社会研究。”1934年罗忠恕继任院长。罗氏认为重视理科特别是医牙科,轻视文科是过去的积弊,一强调“如对文学院不重视,则医、牙、理诸科学院所需之中文、通史、伦理、心理及社会学科诸学科,亦必大受影响”;二强调多聘本国教授,“当今天下,国际文化交流亟需努力。本校系其督教办大学,对于中西文化之流通,应有特殊任务。外籍教授可指导学生研究西方文化,但中国文化,实具有足以维持世界和平之因素,如文学、美术及政治思想等,确可贡献于人类。今天学校的教育方针不仅当尽量吸取西洋文化之优点,尤应发扬中国文化之特殊精神。如要深究我国文化,则不能不多聘请本国教授讲学。”他的主张得到校长张凌高的支持和其他学院教授的赞同,1934年到1936年相继聘任的教授有费迪、郑德坤、朱少滨、黄方刚、沈嗣庄、姜蕴刚等,还与其他学校交换聘来了一些知名教授,如燕大哲学教授博晨光等。

1932年建立理学院,除理科原有的系外,1932年建立了制药系,米玉士任主任,其宗旨是“造就德、智、体优秀之中国学生,授以制药学之专门知识,并在华西区域建设及发展最新之制药事业,使有专门之基础,以服务社会。”它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现代高等制药教育机构之一。

   生物系引进现代养殖和园艺,进行品种改良,1922年丁克生(Dr.Frank.Dickinson)来成都,计划建立了大学奶牛场,改良本地的家畜。他从上海可来(Culty)奶牛场引进好斯坦血统的公牛,这种牛的前三代祖先是已经打破一周奶产1200磅世界纪录的加拿大乳牛。1934年华大引进了3只纯种易于照料,繁殖快的瑞士吐肯堡 山羊;他还带来一些新的蔬菜品种如西红柿、玉米、甜瓜及果树,如德肯葡萄、爱尔波特桃树、华盛顿无核橙和加利福尼亚依阿卡柠檬等。1932年他们从美国和加拿大运来58棵树种,其中包括29种柑橘树并将它们与本地的果树嫁接,1934年新的苹果树已开始在市场上出售。化学系则开展染色、制革等方面研究。(图片:丁克生与莫尔思在引进的奶牛旁)

三、共赴国难,联合办学,中西交融的辉煌篇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步 步进逼,蚕食我国大片领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激起了全民族的全面抗战。194112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开始。在中西联合反侵略的政治形势下,华西协合大学的中西文化交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1、联合办学,共赴国难,积极投入全民抗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广大地区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中国人民遭受到日本侵略者的百般蹂躏,在华外侨亦难幸免,1941年外籍教师徐维理从四川去香港接他从英国回来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途中,一家四口被日军逮捕,关进集中营.四年中受尽了虐待。就是华西协合大学所在的成都也不断遭到空袭。

在中华民族处于灾难深重的日子里,学校先后接收了许多所大学的借读生和转学生,随后又接纳了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齐鲁大学、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北平燕京大学、协合医学院的部分师生和他的护士专科学校等,先后迁来华大联合办学。一时华西坝上几所大学,有文、法、理、医、农五类专业,六、七十个系及一些专修科,汇聚了数千名专家和莘莘学子。在校长张凌高等的筹划下,学校历尽苦辛安顿食宿,又采取统一安排,分别上课,允许各校学生自由选课,承认所读学分。各校的医学院组成联合医院,由中大医学院戚寿南任总院长,统一组织实习。学校得以正常运行。虽处在危难时期,校园内济济多士,良好的合作精神或许是各校校史上还从未有过的非常富有意义的生活。许多人回顾当年,认为这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全民抗战和世界共同反法西斯的形势下,五大学的师生们怀着满腔热血,崇高的正义、爱国精神,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学校先后成立了抗敌后援分会,五大学学生抗敌宣传第三团,五大学学生战时服务团,乡村服务团、战时服务团等,宣传抗战,唤起民众,组织为前方将士募集寒衣,亲手制作冬衣,义卖献金支前,音乐会义献募捐等各种抗日救亡活动。音乐义演从在成都及周边、重庆都取得巨大的成功,电台还不时播出。外籍教师刘延龄、德乐尔、喻宜萱、易开基等也登台演出。1939年,战时服务团邀请了冯玉祥将军来校,发表了“坚持抗战到底”的演说,激昂地号召与日寇拼个死活,枪弹打光了用刺刀,刺刀断了用枪托,枪托断了就拳打脚踢,拳脚步受伤了就用口咬,咬他的命根子。当场挥毫题写了“还我山河”,深深激发了听众,许多学生把自己身上的毛衣、棉衣都脱下来捐献。服务团还发起成立了空袭防护大队,三百多师生参加。药学系女生黄孝逴(如图)在受到日机轰炸 时,奋不顾身,奔赴救护途中,不幸被弹片击中后脑,当场牺牲。受到教育部的通令嘉奖,“特发国币五百元,由校立碑纪念”。与她同道的齐大学生崔之华左腿也受了伤。各大学还接待了一些外籍学者来校进行形势演讲,如194211月英国议会访华团团员卫德波应邀演讲<战后的问题>,听众逾三千。1942年接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威尔基访蓉,在华大向5000多师生演讲同盟国必胜,但要付出牺牲及战后防止世界战争的问题。1941年宋诚之应邀到澳大利亚介绍我国抗战及抗战中的教会工作,受到日本间谍的警告,为防不测他灌制了唱片遗嘱;医、牙、药的学生从1942年起连续三年100多人由政府征调到军中服务一年方准予毕业,有的学生参加了远征军赴滇缅作战;1942年刚收治病人的新医院,还提供一些房屋给美空军医院使用,医院亦热诚为“飞虎队”服务;1944年由五大学12个学会发起,召开了2000多人参加的“国事座谈会”,张澜、吴贻芳、常燕生及出席国民参政会 的参政员都发表了演讲,掀起了反独裁、争民主,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各种斗争。1945年抗战胜利,华西坝彻夜狂欢庆祝。八年中虽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却充满了民族复兴的勃勃生机,燕京大学一位教师说,回忆伴着艰辛,但也充满希望和英雄气概。(图片:刘延龄和他指挥的乐团;米玉士送学生从军)

 

 

1946年,四大学东归之际,630临行前共同写下了纪念五大学患难与共的《纪念碑》题铭,表达他们的难忘之情。199585周年校庆时,校友们为这段时光立了纪念碑,在象征中国的长城上镶嵌了五块红砂石,又重新镌刻了碑文。

 

 

(图片:1946年的纪念碑题记)

2、开展广泛的中外合作的学术研究,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学校增设了研究机构,中外学者共同开展广泛科学研究。在保护学术自由,以利交流传播的功能下,大、小各类型的学术演讲会、讨论会经常举行,再加上学生的社团活动也往往是邀请国内外专家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演讲,盛况空前,一般自由参加,不受学校、系级限制。许多成果还通过各类刊物发表论文、专著,有的被认为是创见之专著。

如文科增聘有顾颉刚、钱穆、张东荪、何鲁之、许寿裳、蒙文通、徐中舒、常燕生、肖公权、郑德坤、蒙思明、沈祖棻、程英祺、潘源来、杨佑之、谢霖甫、冯汉骥、姜蕴刚等知名学者,接收了德国学者傅吾康,瑞典学者马悦然、西华门等前来合作研究。1940年成立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闻在宥,多年从事语言、语音研究,聘请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学者,如韩儒林、吕叔湘、刘朝阳、陈寅恪、刘咸、李方桂、滕固、董作宾等参加研究,出版有《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论从》、《集刊》,上面刊载的闻在宥、韩儒林、吕叔湘、刘朝阳、李方桂、董作宾、刘念和等人的著作,皆是一时之佳作。论丛“第一期甫出版,美国芝加哥大学即托上海洋行前来订购,其后美国国会图书馆皆来函订,其他著名学术机构,交换 的尤多,如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东方语言学院,美国康乃尔,加利福利亚,滋灵斯顿,哈佛等大学凡数十起……”;1942年成立华西边疆研究所,张凌高兼任所长,李安宅任副所长并实际主持工作,与华西边疆研究会密切联系,对西部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社会环境进行了广泛的考查和研究。此外程英祺主持的经济研究所,傅葆琛主持的教育研究所,姜蕴刚主持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室,钱穆主持的历史研究部,李培甫主持的国学研究部亦取得了不少成绩。沈祖棻、程千帆指导的“正声社”,出版了《正声》诗刊,创作研究发表传统诗词,1944-1946年在《西南日报》上发表了40余期专栏,清明雅正的风格,影响深远。

理学增聘了刘承钊、周如松、张铨、汤腾汉、薛愚、陈之霖、周太玄、何伟发等,生物学刘承钊领导的华西两栖爬行动物的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药学汤腾汉教授主持了对国药的研究,主编了全国性的《中国药学会会志》,推动了药学的研究与交流。理学院张孝礼、张明俊、何文俊等还编教学大纲讲义10多种。农业研究所,在农艺、园艺、家畜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服务于社会。1941年丁克生首次在华育出了纯种的好斯坦奶牛。他经华大繁殖的改良家畜逐渐推广到四川各地和其他省份,母牛每天产乳量10-12杯很快增加到45杯,大幅提高了奶牛的品质。1941年又引进了两只公山羊来改良已有的畜种;还引进了落地红、澳洲黑、普利茅斯顽石、来航等母鸡。改良的鸡产蛋比原来大几乎大两倍,产量增加了96%1943年宋美龄女士还将印度送的三只种羊转送给华大用于实验。丁克生和他的同事李明良、黄勉等对培养水果、蔬菜的新品种进行了长期试验和研究,推动了四川园艺业的发展,邓锡侯、田颂尧等都在成都附近建立了果园。

医学院也从外地来了一批专家、教授,如中大的戚寿南、董秉奇、程玉麟、张查理、蔡翘、郑集、童弟周,齐大的陈耀真、侯宝璋等,他们与华大教师密切合作,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和学术讲座。医学院的学术讲座一周一次等,在空袭警报频繁的情况下都未中断。1942年冉瑞图创办了《华西医讯》,同年陈耀真、邱焕扬等创办了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到1945年出了13期,都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阵地。口腔出了论文、报告150余篇,编写《口腔外科学》等教科书。邹海帆教授主持编成了《牙医学辞汇》,得到了教育部的嘉奖。

博物馆在戴谦和与葛维汉协同,郑德坤继任下,采集、整理的古物美术品、边民文物、西藏标本3万多件。1940年戴谦和预言“在这个适当的地方,早期人类化石将被发现,北京人的表弟有存在的可能。”25年后在四川资阳果然发现了古人类化石。1837年戴还著有《中国的窗花图案》,由哈佛燕京学社出版,为研究中国美术另开生面。社会系主任冯汉骥19421943年主持发掘了前蜀王建墓。陆续出版了《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等一系列论文,对巴蜀兵器、四川汉墓的特点、唐至五代典章制度作了很有价值的考证研究。博物馆还搜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30年代就存有熊猫的标本,以藏文“潘达”命名,1941年中国送给美国的熊猫,就是经华西协合大学送去的。

许多外籍教员,对中国文化也十分热爱,到中国后一般都按中国人的喜爱取了一个文雅的中国名字,如美国人丹尼尔·大安,少年时就爱慕中国,来华后取名戴谦和;英国人C.M. Stubbs,取名苏道朴;在乐山出生的加拿大人Leslic.Gifford.Kilborn取名启真道;加拿大人Dr.Robert Gordon Agnew取名为刘延龄,还有徐维理、曾思孔、韩诗梅等都显示了中国文化的雅趣。刘延龄热情的把中国的牙医学介绍给世界。早在1926年,他在《华西边疆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中国是最早发现的牙病并有文献记载的国家。他发现《黄帝内经》上把牙病分为三型:风牙就是炎症,虫牙就是龋病,牙疳就是牙周病。认为牙周病、龋病都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受到国际上很多专家引用。他领导的一个委员会还出版了《青年中国歌曲》的音乐书。1939年他收集了《花苗的歌曲》。徐维理发表有《四川天然染料之精制》,《四川天然蓝靛》等数篇论文,向世界介绍了四川的印染资源及其工艺。外科学家莫尔思,对中国医学也多有兴趣,他著有《中医的实践和原理》、《藏医学》、《中国针灸图录》,1934年还在美国出版了专著《中国医学》,也把中国医学介绍到美国。

3、中外文化交流的兴盛。一大批当时全国第一流的人才,及美、澳、加拿大等不同国籍的人士汇聚于华西协合大学,既展开了校际的交流,也展开了中西文化的国际交流。使华西坝成为国内与重庆的沙坪坝、昆明的西南联大齐名的三个文化中心之一。而且是国内进行国际交往的一个窗口和进行国际交流的一个中心。最具代表性的是“东西文化学社”的建立与活动。1937年华大文学院院长罗忠恕去英牛津大学攻读,他两次在牛津、剑桥发表对东西两大民族应对双方文化合作更进一步发挥与相互融贯之演讲。其后,牛津、剑桥分别由一批院长、教授相继成立了中英学术合作委员会,得到了国际知名学者如爱因斯坦、杜威、罗素等的盛赞,随即草拟专函至中国各大学及华西坝五大学,希望加强合作,并提出具体建议。1940年罗氏回国后,在校方的支持下,联络了各大学专家、学者、社会名流,19411119日正式成立了“东西文化学社”,章程规定以“联络国内外学者,以客观的批判精神,探讨中西文化之价值,并直接交换思想,共同努力于文化之交融及新文化之建设为宗旨。”社长罗忠恕,总干事何文俊,延揽和聚集了孔祥熙、张群、钱穆、蒙文通、张凌高、梅贻宝、吴贻芳、王云五、杭立武、张君迈等,国外有艾格斯顿、李约瑟、巴敦、达兹、齐尔门等许多知名人士;学社定期举行座谈会并接待来讲学的外籍学者,如澳洲驻华公使艾格斯顿,牛津大学御设希腊文字讲座教授陶德斯,剑桥生物学、胚胎学教授李约瑟、印度的甘戈理、法国、波兰的学者都来华西讲学并和各大学专家、教授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国内学者张东荪、梁漱溟等也来讲学。艾格斯顿发表了《二十世纪的思想冲突》等6次演讲,李约瑟发表了《中国科学史与科学思想检讨》等12次演讲。1944年美国务院驻华文化代表葛利石来成都举行座谈会,并作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演讲,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李约瑟在他的文集序言中写道:“我有机会遇到他们中的许多人。有些人当然对他们自己文化中的科学技术史和医学史感兴趣,所以我能得到无可比拟的指导。”“因此使我不只能熟悉西方人不易得到的知识,”可以说对他以后能完成《中国科技史》一定是有启发和意义的。(图片:东西文化学社名单)

四、推动中国西部发展,深化中西交流

抗战胜利后,南迁各大学陆续返迁,华大的中外师生都渴望为振兴中华、办好学校,推动西部的进步与发展。校领导和教授们纷纷探讨战后的办学思想,认为建国之道当“民主化与工业化”,两者均“须配合以教育”,强调重质训练,注重基本学识的深造及各学科的联系与沟通;要青年勤求奋勉;对学术派别则主张公平地介绍,批判的研究,自由的讨论;继续主张国际文化合作与中西文化交流。方叔轩任校长后提出了充实经费、延揽保留优良教授等七条办好大学之意见。恢复充实、健全有关专业和附属机构。 文学院中教育系恢复了招生,1947年创办了夜大学,以后培养了500多名学生,是当时国内大学的一个创举。哲学系在钱穆的主持下招收了研究生。理学院增设了农艺系,成立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由著名两栖动物学家刘承钊任馆长,标本有38000多号,两栖类的标本质量居国内之首。医学院增设了护士系,招收了四届学生,毕业后大都成了护理界的骨干,创办了检验技术专修科,学生毕业后也颇受社会欢迎。

最突出的是大量派遣留学生进一步吸收西方的先进科学与技术,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早在联合办学期间学校就派出所了一批教师到国外留学,如曹钟梁、乐以成、蓝天鹤、杨嘉良等,他们回国后都担任了院系各级领导。蓝天鹤在美七年,被七个学会吸收为会员,应邀加入了美国科学会,他1946年谢绝美国重金聘用回国,1948年在华大成立了第一个生化研究所。1945年后又相继派出近百人次教师留学,他们大都学有成就,回国后都成了各学科的骨干。不少人在国外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贡献,如李安宅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任客座教授,开展专题讲座;罗忠恕在英讲学,被选为国际大学教授组委会委员,先后应邀访问英、美诸国,并出任我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顾问,19471216日他在美国普 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爱因斯坦的研究室,会见了这位科学巨擘(如图);刘承钊在芝加哥历史博物馆完成了<华西两栖类>一书,是一部研究我国两栖动物的重要权威性著作,被称为“对于世界上两栖类动物在研究来说,这部书无疑是有很大的贡献。”使他跻身于一流科学家的行列,被美国鱼类学家、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学会该学会授予他“终身国外名誉会员”。李晓舫在普林斯顿大学讲学与研究,受赠荣誉博士,早在1932他就在法国发表了《造父变星周光关系的零点测定》,1949年又在英国发表了《红巨星的模型》。宋诚之1947年应聘于澳洲悉尼大学文学系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历史与文学》,还主讲《论中国的民族英雄与英雄崇拜》,宣传中华文化的传统思想。他致力于沟通中英文化,介绍英国文学、戏剧和诗歌等到中国。他们既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又让国外同行了解了中国。

师生在参加地下党及外围组织“民青”、“民协”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中也作出了卓越贡献,不少学生遭到通辑、逮捕、监禁也无所畏惧,哲史系学生毛英才甚至在黎明前坚贞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如图)

 

 

五、老华西融入中外人士的热忱奉献。

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办者虽然都以传教来华,但许多人更热心于教育的传播科技,促进中西交流。毕启在校任职30多年,是对学校有巨大历史贡献的、热忱的教育家;正处于风华正茂的苏道朴,42岁就在华西坝付出了生命,影响了一家人以后的命运;启尔德、启真道家族三代九口人为中国医学事业做了72年的奉献;林则夫妇为华西的口腔医学服务了40年;文焕章、文幼章及苏继贤、苏维廉父子,在华大服务后,始终关注学校和中国的事业。如前已述华西的许多建筑都是外籍人士无偿资助建成的;曾在中国赚了钱的资本家、发现铝的霍尔捐助50万美金作基金;哈佛燕燕京学社,从1928年起,就以教授薪金、图书、古物收购、出版费用、奖学金等名目给华大以支持,促使中国文化的研究取得的辉煌成果。其他还有很多人捐献奖学金、教授职位款、医疗设备、儿童福利事业款、图书等,休利特捐出一部《永乐大典》等等。这种对我国人民的友好及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是很值得钦佩的。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许多外籍教师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也给予了热忱的同情和支持。启尔德 在辛亥革命期间他挺身而出,数月中参与救助伤员,他也是四川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发起人之一;苏道朴回国休假中到英国下议院讲《中国问题》,主张平等外交。1930531日他被歹徒刺成重伤昏迷清醒来后,仍念着中英友好,不希望自己受伤而引起两国关系恶化。文幼章、解难、魏璐诗等在抗日战争中,他们积极支持我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参加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云从龙、费尔朴、徐维礼等面对全国学生正掀起一场“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群众运动.他毫不犹豫地站在革命人民一边,保护、支持和帮助革命学生。他们有的公开参加集会发表演说,有的直接保护学生,有的撰文对外介绍,争取了解与同情。

华西协合大学早期的教师及四十年中培养的2000多人才,无愧是华大历史上热忱的开拓者和热衷于中西文化融贯的学者。华大早期的毕业生如张凌高、方叔轩、宋诚之、罗忠恕、李晓舫、张明俊、张孝礼、黄天启、毛燮均、陈华、肖卓然、杜顺德、陈文贵、谢锡瑹、乐以成等承接了中外学者的科技知识,并加以创造和传递给后一代;立案后毕业的如蒙思明、王仲镛、罗洛、白敦仁、罗元铮、孙孚凌、李崇淮、朱廷儒、孙博义、雷海鹏、马临、颜济、毛文书、李凤鸣、胡铮、李昌林、李志绥、黄梦花、方圻、吴蔚然、翁心植、黄国俊、哈献文、佘铭鹏、彭文伟、戴天放、夏良才、宋儒耀、叶仁辉、吴廷椿、朱希涛、严开仁等,脚迹遍及全中国、远东和加拿大、美国等世界许多国家,成了所处时期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大学校长、院系主任、研究所长、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以自己杰出的工作,获得的众多荣誉,使华西蜚声海内外。更多留校者,担任了校院的各级领导或本学科的承先启后者,对学校后来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学校的创建也得到中国政府和地方当局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从清朝的四川总督到民国的督军、省长,有的题词嘉许,有的提供资助或解决校地问题。1916年督军兼省长蔡锷题词赞曰“瞻望宏谟,深慰穷喜。我有子弟,何幸得此。岷峨苍苍,江水泱泱,顾言华西,山高水长。”(如图)省长刘文辉捐10亿国币修建了乡建楼;重庆刘子如捐修了协合中学礼堂;仁寿校友高慎仪兄妹捐赠土地302亩;杨啸谷先生捐赠了国内外罕见的上起六朝、下及晚近的历代纸张标本及其它不少珍品。罗和夫捐赠了私人收藏的中文书25000余卷;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奉献,也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历史证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建者日后并没有人发财致富,也没有人从本国政府得到显赫的地位或荣耀,在公众中也不是什么“知名”人物,但他们所开创的事业却顺应并融入了人类先进文化发展的洪流。华大四十年所展示的文理并重,中外交融、共同办学,热心传统文化,重视德智体育,崇尚求实与服务,保护学术自由等办学理念,以及她实行的“牛津”体制,多渠道筹资,重质量、淘汰制等管理制度,都是值得现代高校借鉴的。

 
主要参考:黄思礼《华西协合大学》、马俊之主编《华西医科大学校史》、学校建校九十周年编辑的《世纪华西》、华西九十年编辑组编辑的《华西九十年》;文中照片大多选自《华西九十年》。

金开泰文

往事如烟 人物掌故 岁月留痕 趣闻轶事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