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爷外传(一)

 

刘青健

 

    本文纯属虚构,毫无含沙射影之原意,看官不可对号入座,自寻烦劳。如被他人借此射彼,图谋它意,实非本人所能遥控也,切记,切记。

    话说天下舵爷,形形色色,但我所传的舵爷,起码有一个特色,就是按康熙字典,舵爷的中文原意本应是男的,但我所传的舵爷,却是一个女的。

    我和舵爷的相识,上可追溯到我们上小学之前了。当时我和舵爷同住一个大院,经常见她带领一帮同龄人或大她一点的人,从坝前冲到坝后,又从坝后冲到坝前,如入无人之境。无论年龄大过她或小于她的同伴,对她都极为敬畏,对她发出的一切指令,无一表现出不服。

    有一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惹恼了舵爷,只见舵爷用手指点着他人的面,训道:“。。。。。。,你娃儿是个怪物的嘛,。。。。。。” 被训的人哑口无言,双手下垂,旁听的我被吓得目瞪口呆,心想原来舵爷有如此法力,可指定谁是怪物,难怪别人不得不服。如此可见,舵爷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舵爷的威名,可能也是由此而来。此时,舵爷还没有上小学。

  舵爷不仅有能力,而且还仗义。上小学后,有一次,我和舵爷在一起的那个游泳队,有位小男队友被淹捞上来后没有出的气了,在众人束手无策的关键时刻,只见舵爷推开众人,大步向前,俯下身子,拉开小男队友的嘴,张开她的红唇,进行口对口急救。三口之后,或许是五口吧,记不太清了,只听见那个小男队友大吼一声,呼出了口长气,活了过来。再看舵爷,可能用力过猛,红唇已经变成了乌唇,差点晕了过去。仅此一事,舵爷的仗义,就令我不得不服。

  舵爷不仅下水会游,而且上岸还会打。在当时天下大乱,还未到治的社会上,时常有人到我们游泳队总部摆擂台,捞好处。有一次,有位号称峨眉派的击剑高手到我们游泳队总部摆擂台。他以为下水游泳的人,上岸后什么都不会,所以眼睛只是向天上看,目中无人。不料此事惹恼了舵爷。只听一声大吼,舵爷已经上了擂台。峨眉高手二话不说,抽剑就刺,舵爷侧身一晃,举手一击,就将对方的剑打出了手,前后不到十五秒,最多不超过二十秒。从此以后,这位峨眉高手见了舵爷,也是点头哈腰,服服帖帖的了。

  舵爷威震于坝上,仗义于队里,而且还闻名于班上。有一次,大家在班上碰破了头的想争被选为五好战士,捞点光荣,挣点面子。正当大家脸红口吐泡沫地争持不下时,舵爷一声“我不够格”,振哑了所有的争选者,一时班上哑雀无声,久久无人敢出一口大气。舵爷的发言真是见识高,他人自觉不及,从此以后不再出现那种因争选而结怨的闹剧。舵爷的这种“常优退”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在打游击时,舵爷也常常发挥了自己的舵力,反败为胜。如果舵爷不幸当了俘虏,抓她的游击队友常常对她是毕恭毕敬,舵爷要站,游击队友不敢命令她坐,舵爷要坐,游击队友不敢命令她站。有时候游击队友还要伺候着给俘虏舵爷扇扇子,好像舵爷不是被抓的俘虏,而是被供起来的舵爷。对此,当时大名鼎鼎的游击队胖刁队长是颇有微词的,但也没办法。

  舵爷不仅有能力,智商高,而且情商也颇高。在当时天下被搞得怨声载道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舵爷常已“好耍”的心态对待之,颇出乎天下所有豪杰的预料之外,也是一绝。

  舵爷也是很讲实际的,她的“不管中医西医,能治病就是好医”的观点,一直影响着江湖上的很多英雄豪杰。中医长久不衰,也得益于舵爷的推波助澜。

    舵爷不仅大道舵,小道也灵。小耍聪明,就可将坝上的女童伴搞的“瓜西西”的,哭笑不得,以她的话来讲,就是“好耍,好耍”。

    舵爷也是喜欢开开玩笑,活跃生活,活泼气氛的。记得有一次,舵爷在百忙中抽空参加一个有奖问题擂台赛。主持人问“人体器官中,什么受到刺激后,会扩大几倍”。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眼睛的瞳孔”。但舵爷为了打破沉闷,活泼气氛,明知故犯错,高声答道“心脏”,搞得大家开心大笑,快活了好几天。其实舵爷也知道,心脏如果扩大了几倍,早就从胸腔跳出,跑到腹腔或地上去跳了。就此一事,可见舵爷并非时时都是很严肃的,常常也有风趣的举动,快乐大家。

    舵爷不仅舵,也很有正义感。如果有谁讲老师的坏话,小则舵爷将对方怒目一瞪,吓得对方发抖。大则再加上“哼”的一声,吓得对方发抖后再坍塌在地上,晕了过去。所以在舵爷的周围,聚集了一帮尊师的豪杰。在舵爷的家乡,师道之严,不能不说也有舵爷的功劳。

  我和舵爷从坝上结识到班里,又从班里结识到队里,前前后后也有多年了,目睹了舵爷的舵气,真是三生有幸。

  舵爷具仗义,有能力,见识高,几乎是个完美的人了。但凡事都有例外,舵爷也有缺陷美中的缺陷,就是舵爷太容忍江湖上乱打掉针一事了,这实在是舵爷青史上的一个争议点,除此之外,我就再也找不到舵爷的其它缺陷了,或者是不敢再找,我还是有点怕舵爷的那顶“怪物”帽子的,可能这也是我的一点“市侩”吧。

 

 

                                                                              200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