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坝 的 风 味 小 吃

杨光曦

 

. 蛋 烘 糕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还在上华大附小时,经常走一条小路,这条路位于钟楼前的校中路与老图书馆之间的一条斜路。以前, 在钟楼前面校中路与连接办公楼与老图书馆的毕启路之间,有一个由慈竹为主,间杂着一些乔木树围起的空地, 空地是一片草坪,草坪傍边有一两间房子,里面放置着钢琴,华大的学生们空闲时间就会来此弹钢琴、唱歌玩耍。 因此不时会有优美的琴声或歌声飘扬出来。那片草坪,每天都有由加拿大传教士丁克生先生, 从荷兰引进的奶牛繁殖出来的牛奶场的几头荷兰奶牛来吃草,实际上华西坝的草坪都是这些奶牛的食物基地。 正是由于奶牛吃草时有着钢琴声的伴奏,所以调皮的学生就创意出来“对牛弹琴”的典故。

好了回头来说这条小路的事吧。路的一边是竹林,另一边有两间小屋,住着人家。这家人有一门手艺。 他用一种由红铜做的小锅,直径大约四寸,其锅底与一般炒菜锅不同,它不是凹向锅底,反而是锅底向上凸起, 与锅沿间形成一个圆沟,在锅边安上两个长长的锅耳朵,以便于用手操作。主人把用面粉、奶粉、鸡蛋、 白糖调配好稀软适度的面糊舀一勺在锅里,摇转小锅,让面糊在锅里均匀布满,盖上盖子,放在小炉子上烘烤。 他有两个锅轮流着使用,一只锅调好了面糊,另一只锅刚好烘烤完成,拿起来,又把这只锅放上炉子去烤。 然后将烘烤好的面饼取出,在饼的一半边放上调制好的臊子,再将另一半叠过来盖着,形成一个漂亮的、半月状的、 黄酥酥的蛋烘糕,闻起来香极了,吃起来非常可口。他备有甜咸两种臊子,顾客要吃甜的,他就放甜臊子, 如喜欢吃咸的,老板就放咸的臊子,十分随意,而且又十分快捷,非常受欢迎。笔者上学要经过这条小路,因此有幸一饱口福。 当时也很便宜,大概几分钱一个。由于这个小店地处华大校园内,学校的好多师生们都喜欢吃,称它为“华西坝蛋烘糕”。

后来,随着学校校园的不断规划、变迁,那条斜路被取消了,店主人只好把小店搬迁到校门外的小天竺街北侧的一个门面里, 打起了“华西坝蛋烘糕”的招牌幌子,在六十年代还可以在那里品尝这道小吃。由于在街面上做生意,来吃的市民也多了起来,其名声大起, 学做蛋烘糕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于是慢慢在成都市的好些地方都有了蛋烘糕的身影,逐渐成了成都市的一种名小吃了。

现在很多卖蛋烘糕的人,都是推着一辆带玻璃罩的小车在街上卖,不过口味就不仅是甜咸两种了,而是根据现今时代人们的口味, 变成了一、二十种,其价格也不算太贵, 大学路校门口有一个卖蛋烘糕的人,他仅仅卖一元钱一个,但在别的地,有的要卖上二块钱,或者更贵些。尽管这样, 爱吃蛋烘糕的人仍然络绎不绝,那些老板们仍然手足麻利地,很快就烤制出香喷喷、热乎乎的一只只蛋烘糕来。

 

. 大 头 菜 夹 锅 魁

华西坝上水系密布,这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记得坝上有一条小河,它从后坝流向北,经过一座小桥, 过了校南路,顺着校西路与一广场之间朝北流去。到校中路时,又转个九十度的弯向东流,北边是校中路,南边是一广场。 它继续向东,经过北边的新礼堂,再经过北边的万德门,就来到北边的二广场与南边的赫斐院之间了。它继续东流,穿过校长 居与办公楼之间的小路,一直流到正对钟楼时,分出一部份水进入到钟楼前的小河, 这条小河就流到钟楼南边的荷花池。其余的水继续向东流,一直到女生院前,再穿过校园流到外面去了。这条小河不宽, 最多有一米五的样子,水面最宽的,是在钟楼前小河那段,约有八米样子。我们经常到一广场踢足球,从校中路一号家出来, 到了小河那个九十度拐弯处,跑两步向前一跳,就跨过去了。当时我就十来岁样子,再小一点的孩子就不敢跳, 只好走到校南路那座小桥过去,才能到一广场上。

钟楼荷花池南边有一片树林子和慈竹林,那里也有一条小河,那时华西坝的河水都非常清亮,天气热时, 华大的男生都爱到小树林这儿来游泳,特别是夏天,游的人还挺多的,游着游着就感到肚子饿了。

有一个小贩十分精明,看到这是个十分好的赚钱机会,于是他就做了一种小锅魁,直径约有两寸多,再把大头菜切成细丝, 用酱油、醋、白糖和熟油辣子拌上,装在竹子编成的提蔸里头,到这条小河边来叫卖。他把小锅魁一边切开一小口子, 用筷子夹上一夹拌好的大头菜丝,塞在里面,两分钱一个卖给学生们吃,味道很巴适,又便宜, 很快就得到大家的欢迎。于是每年到了游泳的季节,他就提着他的提蔸来卖大头菜夹锅魁了,久而久之,学生们就送了一个雅号给他:“水军都督”。 华西坝的人都知道这个水军都督和他的大头菜夹锅魁,以后这也就成了成都的一种名小吃之一, 它与华兴正街锦江川剧场傍边的“盘飡市”餐馆的卤肉夹锅魁齐名。现在,在繁华的春熙路步行街上可以看到卖锅魁的小亭子, 而且已经发展出有各式各样的品种,其中还是有大头菜夹锅魁,不过现在的价格已经高出了上百倍了。

杨光曦 写于2012年

如烟往事 人物掌故 岁月留痕 趣闻轶事 好友查寻 联络我们 返回主页